如何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在线_股票配资平台

栏目分类
短线杠杆 复旦等13家单位联合成立智能气象创新生态联盟
发布日期:2024-10-22 15:21    点击次数:153

  近日短线杠杆,复旦大学和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举办“走进智能气象”主题活动暨智能气象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仪式。全新升级、面向产业应用的伏羲系列气象大模型2.0发布,以“伏羲”2.0为核心的智能气象创新生态联盟成立,进一步推动智能气象领域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提起“伏羲”,大家会想起去年9月提前精准预测天气,“今天上海不下雨”,促成复旦20年来首次户外开学典礼。“伏羲”也以行业内首个次季节大模型亮相迪拜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挑战气候预测沙漠。

  “自诞生以来,‘伏羲’一直在成长。”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地球科学负责人、复旦大学研究员李昊介绍,自团队开发出伏羲气象大模型以来,科研攻关步履不停,不断提高模型的精度,推进真实场景的应用。相较于去年推出的1.0系列,“伏羲”2.0的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和次季节大模型,面向新能源、航空运输等行业取得进展。

  现场,复旦大学、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科创投集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国网电力实验室、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太保集团数智研究院、鑫鼎盛期货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无限光年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联合成立智能气象创新生态联盟。通过联盟,各方将共享资源,共同推进伏羲系列气象大模型的产业化应用,构建开放、协作、创新的气象产学研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说:“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和公共治理的各个领域融合渗透。期待未来看到新兴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助力经济动能转化、推动减污降碳深度融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漆远表示,智能气象创新生态联盟的成立,为上智院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搭建了一个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广阔平台。未来,上智院将全力以赴推动“伏羲”等交叉学科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让科学智能给能源、交通、农业、金融等行业赋能加速。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作为复旦大学联合徐汇区、临港集团等共同发起推动的新型研发机构,在上海科学智能发展版图中具有重要引擎作用。学校将以上智院为重要载体,链接顶尖大学、国家实验室、产业龙头,通过深度的研产共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和场景落地,使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愿景变为现实。成立智能气象创新生态联盟,是对智能气象领域的又一有益探索。联盟将构建开放、协作、创新的气象产学研生态系统,发挥高校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碳中和等方面的学科优势短线杠杆,与气象、能源、金融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机构、市场投资机构、龙头企业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气象大模型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友情链接: